原來編輯都是這樣審稿,那些你不知道的細節。
作者:台大醫院 新竹生醫園區分院 急診醫學部 蔡于捷 醫師 想擁有一席立足之地,論文終究不可或缺。 在報名課程之前,其實已經在指導教授的帶領下,開始接觸這個領域,而一開始就遇到的瓶頸,除了自己在時間分配上的問題之外,缺乏動力是一個最大的問題。但想想自己身陷在論文的牢籠裡,想要在醫學界有一個自己的立足之地,論文還是不可或缺的東西。...
View Article不再像是瞎子摸象,而是清楚看見大象的結構。
作者:內科部 蔡孟格 醫師 其實想報名新思惟的課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雖然已有一些文章發表的經驗,但總覺得自己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寫文章之於我,猶如瞎子摸象,得到的經驗總是拼拼湊湊,進步緩慢,所以很想來聽一聽大師們的經驗。 原來,被退稿是因為這些錯誤。...
View Article原本擔心上完課會後悔不值得,結果是後悔沒有早點來!
作者:中榮 腸胃科 陳立書 醫師 其實自己很被動,都快要考次專了,才在想論文的事,本想說在研究方面一點起步都沒有,是不是上完課也會學不到什麼東西?但在報名完成後,抵達現場,就有一種非得做好學好的決心和動力。 聽課時不時想著,怎麼沒有早幾年來報名?怎麼沒有早幾年開始找老師靠行寫論文?本來擔心後悔來上課,結果是後悔沒有早點來。 製圖大賽前的準備...
View Article教學容易理解,讓人不禁全神貫注的好課。
作者:內湖三軍總醫院 精神科 吳泓熹 醫師 對於寫論文這件事,總是覺得陌生又害怕。 陌生,是因為在醫院成熟的過程中,幾乎沒有機會好好學習這項技能,研讀論文時總是有種「這絕對不是我能力所及的事情啊」的感覺。 害怕,則是源於要在醫院生存,從住院醫師到主治醫師,論文都被視作一個必要的升等門票,產值的象徵,而兩相衝突之下,害怕和擔憂就隱隱出現,成為讓人茶思飯想的心頭大石。...
View Article幸好有來上課,原來我的寫作順序完全相反了……
作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杜依儒 醫師 Introduction 跟醫學論文曾經很接近,卻又因為心中恐懼而越離越遠,直到新思惟的廣告投放,出現在我的臉書上,一如往常衝動消費下,不知不覺卡號就填完了,卡,就這樣刷下去了。 Case presentation 在 intern 時,跟了一個教授等級的老師:「這個案例不錯,你下週整理一下,在 meeting 中報告,然後整理成 case...
View Article一場得到修正方向、投稿目標的超實用工作坊
作者:台大 牙科 曾琬瑜 醫師 重拾鍵盤,卻面臨寫作瓶頸。 因為個人因素,已經好幾年沒出產該寫的 paper 了。一方面是不寫不行了(遠目),一方面對計畫申請單位有所愧疚,所以最近重拾鍵盤。開始寫沒多久,就發現以前練的手感都沒了,尤其琳瑯滿目的期刊,更讓有選擇困難症的我不知如何面對。...
View Article從架構到圖表,深入瞭解審閱者的心。
作者:馬偕紀念醫院 連薪甯 醫師 想掩飾菜味,就要了解審稿者的「胃」! 首先,感謝當初的自己鼓起勇氣,下定決心報名《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雖然花了將近半個月的薪水,可是收穫比想像中的還要多更多。...
View Article課前的擔心原來都是多餘,上完課只能說讚!
作者:中山醫學大學 醫學系 六年級 / 台中榮總 許承越 見習醫師 課程評價太好有落差?是否會聽不懂也無法應用? 雖然醫學系都有生統流病的課程,也有不少學校開始提供論文寫作的教學,但我想很多人可能都跟我一樣,要等進了醫院實習或是真正開始臨床工作以後,才發現寫論文的重要性、急迫性以及……困難程度 QQ。...
View Article用正向循環,抹除以往那些慘痛的寫作回憶。
作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松德院區 侯育琪 醫師 其實這是一趟朝聖的旅程,畢竟,已經默默關注新思惟好幾年,也一直將新思惟的臉書設為搶先看,每天固定朝拜三次(誤),所以也算是圓了一個大夢(彷彿穆斯林一生至少去一次麥加一樣 XD)。 與新思惟的淵源...
View Article[快訊] 黃建維醫師團隊,關於使用無刺激腎上腺靜脈取樣,對單側原發高醛固酮症手術之預後研究,獲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文章介紹 在高血壓的患者中,有 10% 的患者是原發性高醛固酮症,在經藥物治療無效的高血壓患者中,有 20% 是原發性高醛固酮症。顯示這個疾病在臨床上相當重要。 處理上,首先要區分患者的高醛固酮症,是源自雙側腎上腺,或單側腎上線。其中單側腎上腺的這種,如果能有效找出、成功定位,並用手術切除,能夠得到非常好的預後。...
View Article[快訊] 李芯如博士團隊,以新的 fMRI 條件,減少 EEG 假影之研究,獲 NeuroImage 刊登!
文章介紹 腦電圖 EEG,是探測大腦電生理變化很重要的檢查,而功能性磁振造影 fMRI,則是以血流變化量測大腦活動的重要工具。不過,這兩個要同時作,一起觀測大腦,就有明顯的困難。因為 fMRI 的 gradient coil switching 時,會造成非常嚴重的 EEG 假影,以致無法判讀。 李芯如博士團隊,則以 sparsely interleaved fast fMRI...
View Article[快訊] 黃暉凱醫師團隊,以統合分析回覆對自家文章之討論,獲 European Heart Journal 刊登!
文章介紹 之前,黃暉凱醫師團隊,在頂尖期刊 European Heart Journal 刊登了一篇,關於不同的口服抗凝血劑與骨折風險的研究,獲得社群廣泛注目。 [快訊] 黃暉凱醫師團隊,關於心房顫動患者使用不同口服抗凝血劑的骨折風險研究,獲 European Heart Journal刊登! 過陣子,日本琦玉的(對,這地名剛好跟一拳超人主角的名字一樣:琦玉 Saitama)研究者...
View Article[快訊] 吳爵宏醫師團隊,分享臀大肌功能障礙造成屁股痛的診斷與治療影片,獲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
文章介紹 國際期刊常因為要拉升 impact factor,取消 case report 的分類。但因為有意義的 case report 依然對醫學界很重要,多數期刊會改以其他的形式,化整為零地刊登,這些形式,包括 letter to the editor、commentary、video gallery、clinical image……等等。 之所以期刊會採取這樣的策略,是因為...
View Article[快訊] 林莉萱博士團隊,從犬足肉墊注射,施做電腦斷層淋巴造影之技術與經驗,獲 Veterinary Radiology & Ultrasound 刊登!
文章介紹 當狗狗出現乳糜胸時(不管是因為原因不明,或者其他疾病導致),就必須去定位到底胸管與中央淋巴系統,滲漏在那邊,並以手術修復。如果不能確定漏的位置,盲目進去開,效果不好,且可能製造更多的問題。...
View Article一度想放棄學術之路的我,課後邁向 accept!
作者: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獸醫學系 林莉萱 助理教授相關文章:[快訊] 林莉萱博士團隊,從犬足肉墊注射,施做電腦斷層淋巴造影之技術與經驗,獲 Veterinary Radiology & Ultrasound 刊登! 收到新思惟的信件時,其實不知道該寫些什麼,尤其手上還有兩萬件工作的雜事沒做完,但經過幾天的沉澱,又覺得心中有很多話想說,只怕我會寫成一萬字……...
View Article2020 / 7 / 26(日)課程記錄
2020 / 7 / 26(日)活動內容2020 / 7 / 26(日)課程講者 最新活動 The post 2020 / 7 / 26(日)課程記錄 appeared first on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View Article2020 / 7 / 26(日)活動內容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Medical papers writing hands-on workshop2020 年 7 月 26 日(日)9:00a – 4:30p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拉斐爾廳吳爵宏醫師 / 蔡依橙醫師 【特別公告】由於前一梯次反應熱烈,迅速額滿,緊急加開 7 月班,對課程有興趣的朋友,別錯過囉!...
View Article[快訊] 林莉萱博士團隊,確認新顯影劑 Visphere 用於犬超音波之可行性研究,獲 Veterinary Radiology & Ultrasound...
文章介紹 Visphere (微視寶)是由臺灣廠商博信所研發的超音波顯影劑,其特色為分子小,濃度高。在臨床上使用,自然必須跟已經在市場上的產品作比較,林莉萱博士,預計將之應用在心臟、肝臟、腎臟超音波,並作相關量測,與市面上已有的 SonoVue (Bracco, Switzerland) 與 Sonazoid (GE, Norway) 作對比。 研究收入 5...
View Article[快訊] 陳則宇醫師團隊,對頸椎 Bryan Disc 術後前方骨質喪失之研究,獲 The Spine Journal 刊登!
文章介紹 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比起傳統的頸椎融合手術,有著保存活動度的好處,近年的研究,甚至發現可以降低再手術的機會,進而降低總花費。 不過臨床上常發現,在安裝頸椎人工椎間盤的術後追蹤,X 光可見前方骨質喪失,陳則宇醫師團隊,預計研究這類患者的比例、骨質喪失位置與程度,並提出他們對於這些觀察的生物力學看法。 經回溯收錄 121 位患者後,發現前方骨質喪失,在人工椎間盤上節佔...
View Article[快訊] 張世杰醫師團隊,對菁英運動員的高強度間歇運動表現之研究,獲 PLOS ONE 刊登!
文章介紹 菁英運動員,需要多次反覆的高強度運動,藉由訓練,增加高強度間歇運動(HIIT)的表現,就很重要。但在這之前,瞭解在高強度間歇運動表現好的菁英運動員中,哪些心肺與肌肉指標是關鍵,是必要的。 張世杰醫師團隊的研究,收入了 47 位年輕女性,其中 23 位是臺灣的國手或儲備國手,24 位是中等活躍的女性作為對照。第一天先作漸進最大心肺功能測試,第二天則測量 HIIT...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