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Viewing all 155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新思惟研究課,助我發表第一篇 SCI 論文!

$
0
0

 

作者: 林孟緯 物理治療師

相關文章:[快訊] 林孟緯物理治療師團隊,研究多發性硬化對動態步態穩定度之影響,獲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刊登!

 

 

CLIP_20180624_0713

 

 

投出去的稿件終於被接受了,開心之外,還真的讓我鬆了一口氣。除了要感謝指導老師耐心潤稿外,新思惟的上課內容也是大大推了我一把。

 

(鈺編按:林孟緯物理治療師在美國攻讀博士期間,特別抽空飛回臺灣,上完新思惟所有的小班研究課程,建立自己的學術寫作能力,成功在 SCI 期刊拚出自己的學術成績。)

 

 

即使念了研究所,還是不懂學術寫作。

 

雖然在碩士時期有投過幾篇到台灣的期刊,但是對於要如何投 SCI 期刊真的是完全沒任何概念。Introduction、discussion 兩段寫完之後,自己都覺得兩段相似度爆表,由於菜味十足,整篇完稿還會掉菜蟲。

 

接下來就是統計部分,明明學校都有教,還學習用 SPSS 或是 SAS 計算,課本買了,課也上了,也確定老師是用中文講解,怎麼換我算的時候會初一十五結果不一樣?這是怎麼投稿……

 

看著 SPSS 報表一串數字,我完全不知道要怎麼呈現那些數字。期刊上面呈現的圖表,總是看了看,然後就洗洗睡……因為我根本畫不出來。即使從 t test 到 GEE,SPSS 的統計方式真的很夠用,問題是他的繪圖模式不夠直覺,有大神說用 MATLAB 或是 R,我光看程式碼都飽了,根本不知道怎麼畫出跟期刊上一樣品質的圖,更不要說投出去後還要跟 reviewers 答辯,光想到我都累了。

 

對於一個入門者來說,上述問題還不包括研究問題發想、論文語法、圖片與引用文獻格式這些基礎且瑣碎的工作。不幸的是,到了博士班,這些我通通要自己來,而且要做得好也要做得順。

 

 

新思惟研究課,專為入門者量身設計。

 

新思惟的課程,其實蠻適合研究入門者來學。

 

講師會拆解各個段落應該如何寫作,避免 introduction 無法引出整個研究問題的核心價值,以及在探討過去研究時無法深入的盲點,也會講解 discussion 該如何探討自己研究與他人研究的差別與優缺點,有效呈現自己實驗結果的特色,甚至連題目該如何訂定才能捉住 reviewers 的眼球,都有教!尤其臨床類型的研究,可能因為族群或是介入在各個研究都差不多,如何訂一個讓 reviewers 想繼續深究的題目就更顯重要。

 

 

零基礎的初學者,統計也能快速上手!

 

新思惟的互動實作課程也是非常實用的一環,蔡校長會用很有效率的方式讓大家掌握統計,旁邊還有很多助教給大家發問。縱使是已經念過研究所的人,我也很建議來上這門課,有時候在學校因為時間關係而無法弄懂的統計,來這裡可能會有恍然大悟的感受。

 

新思惟系統化的教導如何使用 MedCalc,做出符合 SCI 期刊投稿格式的圖表,此外,蔡校長也會將這些圖表更進一步優化,避免大家按了一些「自爆」按鈕而不自知。

 

下午課程如何跟 reviewers 答辯的部分也讓人受益良多。有些 revision letters 裡面的問題真的令人無法招架,吳昭慶醫師會分享很多他如何回應 reviewers 的技巧與應答語氣。這部分也是入門者在投稿時比較不容易處理也不容易看到的部分。

 

新思惟的課程,整體不會流於理論講解或是大拜拜的形式,而是非常實際的解決投稿上會遇到的問題跟傳授有用的技巧。不論新手研究者或是研究所畢業的人,來一趟新思惟,一定會有所收穫!

 

 

最新活動

 

 

The post 新思惟研究課,助我發表第一篇 SCI 論文! appeared first on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快訊] 陳麒年醫師團隊,關於媽媽孕前 BMI 與母乳哺育持續時間相關性之研究,獲 Nutrients 刊登!

$
0
0

 

 

01_nutrients_ChenCC_05

 

 

文章介紹

 

媽媽在孕前的 BMI 如果過高,與母乳哺育提早結束有關,是過去研究已經確認的事情。不過,如果媽媽孕前的 BMI 過低呢?這方面的資料尚少,所以陳麒年醫師團隊,預計回答這個問題。

 

研究使用了 2005 年的全國資料,使用其中 18312 位單胎活產媽媽的記錄,並包括在產後半年與一年半的面對面問卷與訪談資料。分析發現,肥胖以及過輕的媽媽,在產後的確較早結束母乳哺餵。做者認為,在懷孕前協助患者恢復正常體重,或許可以支持更長久的母乳哺餵,並增進母嬰健康。

 

從文獻中發現一個新的知識後,在另一個面向產生疑問,並使用資料回答,是常見的論文主題尋找方式。

 

以本例來說,文獻中都知道過重不好,但過輕呢?尤其歐美過重甚多,過輕較少,但在亞洲,體重過輕的女性不少,於是,選擇體重過輕女性做為主題,就很有臨床意義。

 

 

恭喜陳醫師!

 

 

最新活動

 

 

期刊介紹

 

Nutrients 是創刊於 2009 年的全電子版、open access 期刊,由瑞士 Multidisciplinary Digital Publishing Institute(MDPI)出版。此期刊主要收錄人類營養學相關文章,在 2019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4.546,在 Nutrition & Dietetics 領域為 Q1(17/89) 期刊。

 

MDPI 是一家基於瑞士巴塞爾的學術出版機構,由中國湖北人林樹坤博士創辦。在中國的許多論壇文章與討論中,常因用擦邊球手法斂財中國地圖不包括台灣與藏南林樹坤博士在美國似乎曾被學校開除等爭議,受到批評。但這些批評或為茶餘飯後話題,卻與學術期刊經營較無關係。

 

MDPI 曾經被 Jeffery Beall 列入 predatory publisher,一開始想以金錢賄賂 資助的方式,請 Beall 拿掉,但被拒絕並公開。之後改採法律訴訟,對 Beall 與其服務學校施加壓力,後因 Beall 感到壓力過大,決定將 Beall’s list 永久關閉

 

不過持平來說,Beall 雖然自詡為正義之聲,但其評價也的確帶有新殖民主義的色彩,對於非英美第一語言國家所辦的期刊,帶有一定程度的偏見

 

純就經營來看,MDPI 是家快速進化的公司:早期努力讓期刊有 impact factor;第二階段就有能力讓期刊一上榜就在 2 分左右,並維持,如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最近,第三階段的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更為進化,一上榜就 5 分,不只能維持,隔年還小幅上漲。陳育群醫師研究過其經營進化過程後,給予「delicately cooked」(精緻烹調)的評價

 

MDPI 期刊群在中國設有多個辦公室,雇用大量人力,一週七天,連週日都工作,隨時都能對投稿稿件作快速審查。

 

在行政初審部分,推測應有個評估方式,能快速根據作者、標題、摘要、內文等文字,迅速估計主題熱門程度,與未來被引用可能。即使研究品質好,若初審不符合該期刊標準,會以委婉但不明確的理由婉拒,有時甚至一小時內就能退稿。

 

通過行政初審後,才會送給專業審閱者審查,校友經驗,正式審查的品質有中等程度,偏向友善。

 

 

陳麒年醫師與新思惟

 

 

 

最新活動

 

 

The post [快訊] 陳麒年醫師團隊,關於媽媽孕前 BMI 與母乳哺育持續時間相關性之研究,獲 Nutrients 刊登! appeared first on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快訊]蔡明劭醫師團隊,對梅約診所團隊研究,提出分析與建議之致編者信,獲 The Annals of Otology, Rhinology, and Laryngology 刊登!

$
0
0

 

 

01_AORL_TsaiMS_16

 

 

文章介紹

 

在 2020 年 6 月 8 日線上刊出的文章中,梅約診所團隊,分享了以注射喉部成形術 injection laryngoplasty 治療單側聲帶麻痹患者,是否能減少肺炎機率的研究。研究顯示,注射喉部成形術,能有效減少患者之後六個月產生肺炎的機率。

 

 

由於蔡明劭醫師之前曾經針對單側聲帶麻痹做過研究,也有過發表,對於這個主題相當熟悉,在閱讀過梅約診所團隊的內容後,寫了致編者信,做進一步的分析與補充。

 

在蔡明劭醫師團隊的致編者信中,首先肯定梅約診所團隊對於這個議題的探究,也很高興看到這樣的結果,能增進患者照護。

 

不過,研究只收集了半年肺炎的預後狀況,這有點可惜,因為在蔡醫師團隊的研究中,會發現單側聲帶麻痹患者的肺炎機率上升,並不只有半年,而是在一年、四年、八年,都持續會有。只收半年資料就確認患者肺炎機率下降,可能有點侷限。尤其考量到注射式喉部成形術,使用的往往是可吸收的材料,在更長時間的肺炎發生率是否能得到控制,這也是個問題。

 

接著,梅約研究並沒有區分性別。蔡醫師之前的研究發現,單側聲帶麻痹造成肺炎機率上升,只有在男性有這樣的發現,女性並沒有。如果進一步分出次族群,或許更能看出使注射式喉部成形術真正有效的患者特徵。

 

蔡明劭醫師團隊,藉由這樣的分享,用先肯定作者貢獻,再引用自家論文說明研究限制的方法,成功的讓梅約與嘉義長庚的學者們做了有效的對話,也同時讓世界上對這領域有興趣的讀者,都知道嘉義長庚蔡明劭醫師與其團隊,對這個領域很熟悉,甚至有精彩的洞見。

 

日後寫這個領域的論文,記得找找嘉義長庚團隊做過了沒,他們的論文要認真讀。如果要辦關於單側聲帶麻痹與肺炎的跨國學術活動,蔡明劭醫師就是個很適合的講者,他除了自己的研究做得廣,對於文獻的閱讀跟極限歸納,也相當精采。

 

這是個很好的例子,說明國際學者是怎麼經營自己的。為什麼同樣有發表,有些人就是有國際知名度,有些人則苦於沒被邀請。我們可以從這篇學到很多。

 

 

恭喜蔡醫師!

 

 

入門寫作 / 製圖教學

 

 

期刊介紹

 

The Annals of Otology, Rhinology, and Laryngology 創刊於 1897 年,為美國支氣管食道醫學會 American Broncho-Esophagological Association 的官方期刊,是耳鼻喉領域常被閱讀的專業學會期刊之一。

 

2019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1.284,在 Otorhinolaryngology 領域為 Q3(29/42) 期刊。

 

 

蔡明劭醫師與新思惟

 

 

 

入門寫作 / 製圖教學

 

 

The post [快訊]蔡明劭醫師團隊,對梅約診所團隊研究,提出分析與建議之致編者信,獲 The Annals of Otology, Rhinology, and Laryngology 刊登! appeared first on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快訊] 羅育騏醫師團隊,關於恐慌症與性功能障礙的系統性回顧,獲 Journal of Psychiatric Practice 刊登!

$
0
0

 

 

01_JPP_LoYc_02

 

 

文章介紹

 

長期以來,性功能障礙被認為是恐慌症的一個被低估的併發症,不過關於恐慌症患者是不是真的有比較多的性功能障礙,資料不多,羅育騏醫師團隊,預計針對這個主題做系統性回顧,幫既有文獻歸納出現況。

 

經過搜尋,找到六篇文章,整理發現,恐慌症患者的確在厭惡性行為以及不常發生性行為上,有很高的盛行率。一篇世代研究發現,沒有接受治療的男性恐慌症患者,比起對照組,有比較多的勃起障礙。另一篇研究則發現,女性恐慌症患者,比起對照組,有較低的性行為頻率,以及較低的性慾。不過,經過校正後,這兩篇研究的結果有所衝突。

 

作者總結認為,雖然結果並不明確,但整體來說,恐慌症患者比起一般族群,的確比較容易有性功能障礙。

 

對於有意思的主題,即使資料沒辦法做出統合分析 meta-analysis,光是把現有文獻做個整合,出個 systematic review,為現況做個總結,並提出個人看法,依然很有意義。

 

 

恭喜羅醫師!

 

 

最新活動

 

 

期刊介紹

 

Journal of Psychiatric Practice 創刊於 1996 年,由 LWW 發行,2019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1.161,在 Psychiatry 領域的排名為 Q4(131/155)。

 

 

20200820_111613

 

 

從期刊的網頁可見,其經營相當有意思,會舉辦 2020 Resident Paper Award,收集並評比住院醫師的論文,然後得獎者會被刊登在期刊上。另外,獲獎的住院醫師,也將受邀進入編輯群,擔任特別住院醫師代表一年,並能實際審查論文。在協助傑出的年輕代表成熟,貢獻相當多的心力。

 

另外,網頁上也有一欄 Featured Jobs,資料來自於同集團 Lippincott 的求職服務,畢竟作者、讀者們,都有找工作、希望更上一層樓的需求,串聯並提供方便的服務,很有意思。

 

 

羅育騏醫師與新思惟

 

 

 

最新活動

 

 

The post [快訊] 羅育騏醫師團隊,關於恐慌症與性功能障礙的系統性回顧,獲 Journal of Psychiatric Practice 刊登! appeared first on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快訊] 鄭喬峯醫師團隊,關於如何有效排除密集細斑點抗核抗體檢驗之統合分析,獲 Autoimmunity Reviews 刊登!

$
0
0

 

 

01_AR_ChengCF_02

 

 

文章介紹

 

抗核抗體檢驗,在診斷抗核抗體相關風濕病上,具有相當重要的角色。不過,因為在正常人身上,抗核抗體檢驗也經常呈現偽陽性,導致患者不必要的焦慮,接受許多不必要的檢查,於是,學者們陸續發明了許多方法,把這一類抗核抗體陽性,但其實沒有風濕病的患者排除掉。

 

因為偽陽性的案例,經常在顯微鏡下為密集細斑點型態,而這種型態又往往是抗 DFS70 抗體(anti-DFS70 antibodies)造成的,於是,常見的排除方法,是把抗 DFS70 抗體的患者排除掉。

 

但是,在真正有風濕病的患者,他們也可能有抗 DFS70 抗體,但這些患者往往同時帶有其他常見抗 ENA 抗體。所以,又有人提倡排除的時候,是排除掉沒有抗 ENA 抗體,而只有抗 DFS70 抗體的人,也就是只排除單一專一性抗 DFS 抗體(monospecific anti-DFS70 antibodies)的患者。

 

所以,鄭喬峯醫師團隊,預計將現有文獻做個統合分析,看看到底 anti-DFS 比較準確,還是 monospecific anti-DFS 比較準確。

 

分析收入了 12 篇文獻,統合後發現,monospecific 的雖然敏感度會差一點點,但專一性卻能大幅上升,整體來說,選擇排除 monospecific,是個更準確的作法。

 

本文雖然是完整的統合分析,但作者群選擇使用致編者信刊出,優點是只要編輯覺得可以就能登,速度快上許多,缺點則是可能在部分學校的升等中,無法算做 original article。宏觀來說,學術上的實質影響力並無差異。

 

這次投稿的 Autoimmunity Reviews,事實上多數文章都是邀請制,自行投稿完整文章的機率渺茫,但在 Guide for Authors 中卻明確提到,鼓勵 Letters to the Editors 類的文章投稿,也會加速刊出過程。選擇用不同格式,登上 7 分多的期刊,事實上是個不錯的交換。

 

當我們認真的去「愛」一本期刊,多看看人家的規定、連續觀察期刊的經營趨勢,就能看見這些稍縱即逝的機會窗口。

 

 

恭喜鄭醫師!

 

 

最新活動

 

 

期刊介紹

 

Autoimmunity Reviews 創刊於 2002 年,2019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7.767,在 Immunology 領域為 Q1(17/158) 期刊。

 

雖然創刊得晚,卻能迅速爬升成為頂尖期刊,這與本期刊只收 review 有關,而且這些 review 幾乎都是主編一個人去策展邀請的,根據現有的趨勢以及熱點,找到各領域第一流高手撰寫。

 

作者被邀請後,出版不用花錢,而雜誌再藉由自己的高知名度以及實用性,向研究機構與圖書館收取訂閱費,是較為傳統的模式。在最熱門的主題上,偶爾主編也會挑選幾篇開放全文,維持網路上的影響力。

 

 

鄭喬峯醫師與新思惟

 

 

 

最新活動

 

 

The post [快訊] 鄭喬峯醫師團隊,關於如何有效排除密集細斑點抗核抗體檢驗之統合分析,獲 Autoimmunity Reviews 刊登! appeared first on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快訊] 林楠瑾牙醫師團隊,關於口腔扁平細胞癌的預後研究,獲 PLOS ONE 刊登!

$
0
0

 

 

01_PLOSONE_LinNC_03

 

 

文章介紹

 

在口腔扁平細胞癌(OSCC)的預後預測上,TNM 系統提供了不錯的方向,讓治療的選擇有所依據。不過,臨床的經驗發現,有部分患者明明 TNM 系統看來還不錯,但最終的治療效果和預後就不是很理想,作者群認為,或許我們應該加入組織病理的發現,也就是考慮癌細胞的分化程度,或許能做出更好的分類。

 

研究回溯了 2535 位口腔扁平細胞癌的患者,並將其癌症組織的病理切片,由兩位病理科醫師判讀,分成良好分化、中等分化、分化不良三級,也就是 grade 1 / 2 / 3。然後再與傳統的 TNM 系統去做分析。

 

研究發現,的確在 TNM 系統中,許多比較輕微的等級中,也有 grade 3 分化不良的患者。而且分化程度越差,患者的預後也的確越差。使用多變項分析,會發現 N1、N2、淋巴結外擴散、分化不良的患者,都有較高的復發風險。

 

作者群總結,我們應該多關注在病歷切片下分化不良的這群口腔癌患者,並針對他們設定較為積極的治療方式。

 

 

恭喜林醫師!

 

 

最新活動

 

 

期刊介紹

 

PLOS ONE 是創刊於 2006 年的知名 open access 期刊,對傳統學術期刊營運模式所產生的衝擊,是這幾年學術界的討論焦點之一,譬如蔡校長部落格文章:「2016 年 impact factor 公布,那些大家關心的期刊,現在怎麼了?

 

PLOS ONE 特性為網路原生、跨領域且全開放,對論文的 ethics 相當重視、對刊登品質亦有堅持。2019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2.740,在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領域為 Q2(27/71) 期刊。

 

 

整體來說,是名氣好、網頁介面佳、科學社群經營積極的知名 OA 品牌。不過審閱期普遍偏長,中位數約在 80 天左右。

 

與其他相關期刊的對比與選擇,歡迎參考「怎樣投才正確?擬定期刊選擇策略。

 

 

林楠瑾醫師與新思惟

 

 

 

最新活動

 

 

The post [快訊] 林楠瑾牙醫師團隊,關於口腔扁平細胞癌的預後研究,獲 PLOS ONE 刊登! appeared first on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快訊] 張雁霖藥師團隊,關於在腦外傷患者使用抗癲癇藥預防癲癇之效果研究,獲 Journal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
0
0

 

 

01_JCMA_ChangYL_02

 

 

文章介紹

 

腦外傷患者,由於可能會產生外傷後癲癇,臨床上有時會使用抗癲癇藥物做預防。不過,在實證上,到底抗癲癇藥物用於腦外傷,是不是真有預防癲癇的效果,目前資料不多。張雁霖藥師團隊,預計使用臨床實際資料,回溯研究,並使用傾向分數匹配,盡量減少誤差,來回答這個問題。

 

研究收入了 2010 到 2017 年的 1316 位患者,並以傾向匹配分數,配出有使用抗癲癇藥物預防腦外傷後癲癇的 138 位患者,以及沒有使用抗癲癇藥物預防的 138 位患者。基本資料與臨床狀況都是類似。經過統計,兩組患者之後產生癲癇的機率並無顯著差異。

 

作者群認為,目前對於腦外傷患者,使用抗癲癇藥物以作癲癇預防的臨床作法,應該被重新評估。

 

這是個蠻有意思的研究,有些臨床上的應用,實證力量不見得很強,像是本例來說,在一般癲癇患者,使用抗癲癇藥有效,但腦外傷造成的癲癇,其機轉未必一樣,使用抗癲癇藥,是否真能有預防效果,的確難說。如果能用真實數據回溯比較看看,得到一個大概的方向,除了能作初步發表,也能啟發未來研究的方向。

 

 

恭喜張藥師!

 

 

最新活動

 

 

期刊介紹

 

Journal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JCMA中華醫學會雜誌),之前稱為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Taipei),為中華醫學會的附屬期刊,辦公室設於台北榮總。

 

2008 年收錄於 SCI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JCMA 的 impact factor 從 2014 年的 0.845,逐步上升到 2019 年的 2.170,在 Medicine, General & Internal 領域排名為 Q2(63/165) 期刊。

 

 

張雁霖藥師與新思惟

 

 

 

最新活動

 

 

The post [快訊] 張雁霖藥師團隊,關於在腦外傷患者使用抗癲癇藥預防癲癇之效果研究,獲 Journal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appeared first on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2020 / 10 / 17(六)報名額滿

$
0
0

 

 

thanks-01

 

 

感謝各位舊雨新知的支持,《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10 / 17(六),已額滿。

 

若您對我們的各種課程有興趣,歡迎追蹤新思惟國際,第一時間掌握最新訊息。

 

 

追蹤訂閱

 

 

新思惟國際 與 全體講師,將持續投注心力在課程準備,提供給您理想的學習體驗!

 

若您已刷卡,但還沒填表,或有其他問題,請來信 innovarad.inc@gmail.com 廖婉君小姐。

 

謝謝。

 

新思惟國際 全體團隊 敬上

2020/9/4 4:58p

 

 

The post 2020 / 10 / 17(六)報名額滿 appeared first on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2020 / 11 / 8(日)課程記錄

2020 / 11 / 8(日)活動內容

$
0
0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Medical papers writing hands-on workshop

2020 年 11 月 8 日(日)9:00a – 4:30p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陳一銘醫師 / 吳爵宏醫師 / 蔡依橙醫師

 

 

2016_MEPA_FBbanner01

 

 

面對人生重大的升等關頭,卻一直生不出 SCI 文章,論文難產讓人很棘手?其實一篇論文從無到有,不必坐等緣分,只要掌握核心技巧,初學者也能從 0 到 1 快速上手!

 

每月都有校友登上 PubMed 的工作坊,將提供你「最好的寫法」完成文章架構、「最直覺的軟體」跑出統計圖表、「最高效的策略」投稿學術期刊,全方位優化論文產出到發表的流程,讓你徹底擺脫卡關的惡性循環,一出手就離 accept 不遠了!

 

新思惟的研究課程,2019 年論文破蛋數高達 80 人!甚至有學員課後將陳年文稿大修,一月 received,三月論文就被接受了,還是人生第一篇 SCI paper!今年更是佳訊不斷,期待課後您也能捎來好消息。

 

 

在現今以論文為導向的醫院評價體系中,越早學會寫作技能,越早有學術成績,就能在同儕間脫穎而出,往更好的薪酬與發展邁進!

 

讓論文寫作力,成為你自豪的競爭力!

 

 

距離 accept 就差這一步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開放報名!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有。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有。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有。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有!

 

 

20200726_feedback_00004

 

20200726_feedback_00002

 

 

堅強陣容

 

【陳一銘】與科內的實驗室、國衛院、老人醫學 與 健保資料庫 的團隊均有合作,主題圍繞著老人醫學與免疫風濕專長,發表超過 100 篇 SCI 論文。四度獲得「青年醫師論文獎」。

 

 

 

 

【吳爵宏】連續兩篇 original article 於頂尖期刊 Radiology 刊登,並獲邀與雜誌主編連線訪問,錄製 Video PodCast,向全世界讀者介紹研究成果,發表超過 60 篇 SCI 論文。

 

 

 

 

【蔡依橙】SCI 文章超過 60 篇,聚焦在自己的專業核心、投稿命中率高達八成、標竿論文引用超過 100 次的策略型研究者。曾指導多位醫師發表 SCI 論文,並登上國際舞台。

 

 

 

 

立刻報名突破寫作困境

 

 

常見問答

 

問:這個課程適合初學者嗎?

 

答:適合。這次的改款,特別是加強「從 0 到 1」的研究新手部分,但依然保留新思惟課程的「雅俗共賞」特色,許多內容,即使已經有 5 篇 SCI 經驗的人,都會覺得有趣。我們過去的課程,初學者來都非常滿意;即使傑出學者如登過外科第一名期刊的超過 100 篇的登過 Science學者們來上,也都有所收穫。

 

問:統計軟體還是 MedCalc 嗎?會有團購嗎?

 

答:是,就是好用的 MedCalc。而且這次的範例論文,吳爵宏醫師登在 Radiology 的這篇,就是用 MedCalc 做統計的。

 

有,會有團購!MedCalc 於 2018 年 1 月起調漲售價,不管是 lifetime version 或 1-year subscription 都是。比照《統合分析工作坊》,我們將在每次課後,都會為課程學員舉辦比市價便宜甚多的專屬購買優惠,請放心!

 

問:新思惟的醫學研究課程,到底有沒有用

 

答:新思惟的研究課程,從 2014 年 3 月開始,至今約六年多,因為模式較新,一路上也承受不少批評與質疑,其中部分觀點也確實有其道理,於是我們作了一些歸納與整理,相關問答與數據,請由此去

 

另外也可參考「2019 年新思惟之友,共 517 篇論文發表!」,在新思惟社群中,容易找到價值與做事風格相近的伙伴,藉由互助,減輕彼此負擔,共享傑出榮耀!

 

 

立即報名

 

 

學員評價

 

顛覆了自己以前在大學時期的學習方法,直接用最快也是最正確的方式,讓我們理解一篇論文應該怎麼寫,reviewer 在意哪些地方、稿件如何編排,這些都是在投稿的時候一定會遭遇到的問題,聽完這些才了解,原來一篇文章需要注意的細節有這麼多。

 

如果當初就能來上這堂課,我想我的人生應該會是會有大大不同。事實證明,投資自己絕對是值得的。蔡校長與吳醫師循序漸進的解說撰寫醫學論文的要點。這些完全都是我最需要的,讓我知道該如何從零到有,分析可以針對友善的期刊加以嘗試投稿。

 

 

傑出榮耀

 

 

 

課程特色

 

【實際建議】大道理人人會說,但應用時所遭遇的種種困難,該如何克服,就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內科陳一銘醫師,復健科吳爵宏醫師,放射科蔡依橙醫師,與你一樣的世代,超過 200 篇 SCI 發表經驗,給你最實用的建議。

 

【實作統計】完全無經驗者也能上手,新思惟口碑互動實作時間,再次改款,讓您在樂趣中學會統計應用,並在「您自己的電腦」實際完成,製成可投稿數據圖。過程中有任何問題,資深助教隨時幫你!

 

【課後回饋】運用上課學到的技術,完成回家功課,並由講師親自閱讀,並給予回饋,用多年指導住院醫師的經驗,建議您未來努力的方向。不只給你魚、給你釣竿,還指導您,該怎麼設計一支屬於你自己的釣竿。(課後回饋學員評價

 

 

時間表

 

 

MEPA2-2016

 

 

課程內容

 

 

 

 

 

 

 

報名資訊

 

名額:35 名,額滿為止。

主辦單位:新思惟國際(InnovaRad)

課程原價:35000 元

優惠價格:30000 元(早鳥、活動老朋友)

  1. 於 2020 年 10 月 25 日(日)前完成報名 或
  2. 新思惟活動老朋友:《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統合分析工作坊》、《青壯世代的精進、轉職與創業》、《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工作坊》、《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等小班工作坊大型研討會

 

 

立即報名

 

 

【問卷抽獎】上課當天繳回問卷,便有機會抽中 3000 元便利商店禮券。

【統計製圖大獎】上課會場,備有免費無線網路,活動當天「互動實作時間」結束之前,以「圖片」形式,上傳您最得意的「統計數據圖」,到新思惟之友,並在共享的 Dropbox 放上原始檔案,就算參賽,數量沒有限制,可以走投稿風,也可以走簡報說明風。主辦單位將選出兩則最佳作品,頒發 3000 元便利商店禮券,買禮盒、喝咖啡、吃午餐、請同事,都很適合。(如何贏得「統計製圖大獎」?

【課後心得】活動結束後,於 11 月 11 日(三)前,回傳照片與一千字以上心得至主辦單位(innovarad.inc@gmail.com),便可獲得 1000 元現金禮券回饋。將擇優刊登於新思惟相關活動網站。

 

【共享榮耀】參加《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後,若應用所學,發表相關研究論文(第一或通訊作者),不限類型,刊登於 PubMed 上,回傳「論文」與「一千字以上感想」,給新思惟團隊(innovarad.inc@gmail.com),每篇回饋一千元禮券,impact factor 五分以上,回饋五千元禮券。將擇優刊登在網站與相關出版品,一起分享您的榮耀。期待您能量產論文,「賺回學費,賺到許多人的肯定,更賺到自信以及勇氣。

 

【指定閱讀】免費提供「指定論文」,供學員深讀,唸完之後,上課再聽論文寫作重點、稿件準備、統計應用等課程,您將獲得更深的體悟。課程當天,並有多段 Coffee break 與 Q&A 時間,歡迎您與原作者吳爵宏醫師請教討論,盡量問、問到懂!

【課前問答】報名時,請填寫您最想問的問題,或目前遇到的瓶頸,講師將一一回覆,於課前以電子檔寄送給學員,並將之融入課程設計、編入課程講義。

【課後作業】活動結束後,於 11 月 11 日(三)前,請在 Dropbox 上,繼續完成互動實作時間的指定題目。講師將一一看過,觀察您沒注意到的部分,針對您個別的狀況,給予回饋。

 

【實作課程】現場座位備有「插座」與「Wi-Fi」,請攜帶您的「筆記型電腦」與「滑鼠 / 滑鼠墊」前來,在自己的電腦上實作,包括統計實作、數據製圖等,由資深研究者協助,學習最有效!

【統計軟體】統計軟體,指定使用 MedCalc,有 15 天試用期,我們會在課前一週,發通知信,請您到時候再安裝。上完課後,也將為課程學員舉辦比市價優惠甚多的團購!另,互動實作也將練習表格優化,請自備 MS-Word,版本不限。

【作業系統】MedCalc 僅有 Windows 版本,建議使用 Windows 筆電,並在課前一週收到通知時,先行安裝測試。Mac 使用者,請參考這篇文章「MedCalc on Mac,該怎麼做?」。

 

【建議從速】新思惟研究系列活動,多迅速報名額滿(這裡這裡這裡),且廣獲好評,內容實用有效,學員生涯大放異彩。若課程合意,建議儘速報名。

 

【活動規範】會議進行期間,敬請配戴名牌,歡迎拍照打卡,禁止錄音錄影。

 

【退款規定】活動日期兩週前,取消報名,退款 24000 元。之後取消報名,退款 12000 元。若因個人因素無法前來,名額轉讓,主辦單位不另收手續費,以一次為限。若因天災等不可抗力因素停班停課(如:颱風),主辦單位將告知補課日期,或協助改至其他梯次課程。新思惟國際,保留修改活動內容,以及終止課程之權力。

【刷卡發票】配合國家政策,刷卡後,發票即開立並寄出,無法更改。若日後轉售課程,由學員間自行處理學費與發票,新思惟國際不另介入。如有特殊發票需求,請來信聯繫。

【隱私聲明】為達學習效果最大化,此為團體課程,現場有工作人員拍照,作活動記錄,您的提問與作品,可能在隱去重要資訊後,用作上課內容範例,刊登於新思惟相關網站或出版品。若貴機構有更高的隱私需求,歡迎來信討論包班事宜。

 

【聯絡資訊】廖婉君 innovarad.inc@gmail.com

 

 

立即報名

 

 

The post 2020 / 11 / 8(日)活動內容 appeared first on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快訊] 劉沁瑜副教授團隊,關於高磷食物會降低睪丸功能之小鼠研究,獲 Nutrients 刊登!

$
0
0

 

 

01_nutrients_LiuCY_03

 

 

文章介紹

 

慢性腎臟病患者,可能會因為代謝能力不夠,加上飲食控制不佳,而產生高磷血症。劉沁瑜博士團隊,對於高磷飲食是否會造成睪丸產精功能下降,想做進一步探究,於是設計了小鼠動物實驗驗證之。

 

研究中的小鼠,以正常/高磷飲食,是否有慢性腎臟病,分成四組,結果發現,只要有慢性腎臟病,睪丸功能與精子品質就會下降,而高磷飲食會讓狀況更為嚴重。其原因可能源自氧化壓力、發炎、細胞凋亡等。

 

本文第一作者為泌尿領域的專家曹智惟醫師,結合劉沁瑜博士的營養與動物實驗專長,以及曹醫師的泌尿領域專長,共同找出適合的研究主題,是跨領域合作的好模式。

 

 

恭喜劉副教授!

 

 

最新活動

 

 

期刊介紹

 

Nutrients 是創刊於 2009 年的全電子版、open access 期刊,由瑞士 Multidisciplinary Digital Publishing Institute(MDPI)出版。此期刊主要收錄人類營養學相關文章,在 2019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4.546,在 Nutrition & Dietetics 領域為 Q1(17/89) 期刊。

 

MDPI 是一家基於瑞士巴塞爾的學術出版機構,由中國湖北人林樹坤博士創辦。在中國的許多論壇文章與討論中,常因用擦邊球手法斂財中國地圖不包括台灣與藏南林樹坤博士在美國似乎曾被學校開除等爭議,受到批評。但這些批評或為茶餘飯後話題,卻與學術期刊經營較無關係。

 

MDPI 曾經被 Jeffery Beall 列入 predatory publisher,一開始想以金錢賄賂 資助的方式,請 Beall 拿掉,但被拒絕並公開。之後改採法律訴訟,對 Beall 與其服務學校施加壓力,後因 Beall 感到壓力過大,決定將 Beall’s list 永久關閉

 

不過持平來說,Beall 雖然自詡為正義之聲,但其評價也的確帶有新殖民主義的色彩,對於非英美第一語言國家所辦的期刊,帶有一定程度的偏見

 

純就經營來看,MDPI 是家快速進化的公司:早期努力讓期刊有 impact factor;第二階段就有能力讓期刊一上榜就在 2 分左右,並維持,如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最近,第三階段的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更為進化,一上榜就 5 分,不只能維持,隔年還小幅上漲。陳育群醫師研究過其經營進化過程後,給予「delicately cooked」(精緻烹調)的評價

 

MDPI 期刊群在中國設有多個辦公室,雇用大量人力,一週七天,連週日都工作,隨時都能對投稿稿件作快速審查。

 

在行政初審部分,推測應有個評估方式,能快速根據作者、標題、摘要、內文等文字,迅速估計主題熱門程度,與未來被引用可能。即使研究品質好,若初審不符合該期刊標準,會以委婉但不明確的理由婉拒,有時甚至一小時內就能退稿。

 

通過行政初審後,才會送給專業審閱者審查,校友經驗,正式審查的品質有中等程度,偏向友善。

 

 

劉沁瑜副教授與新思惟

 

 

 

最新活動

 

 

The post [快訊] 劉沁瑜副教授團隊,關於高磷食物會降低睪丸功能之小鼠研究,獲 Nutrients 刊登! appeared first on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快訊] 張雁霖藥師團隊,關於幽門螺旋桿菌的第二線治療統合分析,獲 BMJ Open Gastroenterology 刊登!

$
0
0

 

 

01_BMJOG_ChangYL_03

 

 

文章介紹

 

關於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目前的指引建議,在第一線治療失敗後,可以考慮含鉍劑四合一療法,或奎寧類藥物治療。不過,究竟在各種第二線治療中,怎樣的藥物與療程較佳,尚無定論,張雁霖藥師團隊,預計使用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來回答這個問題。

 

收入了 2000 到 2018 年的研究後,共包括 54 個研究以及 8752 個受試者,並有 16 種不同的治療。網絡統合分析的結果發現,比起七天含鉍劑四合一治療,以下的治療效果明顯更好,包括:增加使用益生菌、奎寧藥物系列療法 10-14 天、含奎寧鉍劑四合一 10-14 天、鉍劑四合一療法 10-14 天、含奎寧三合一療法 10-14 天。

 

分組分析也發現,對 clarithromycin 與 levofloxacin 有高抗藥性的地區,以及對第一線三合一治療失敗的患者,這些第二線治療的有效順序是類似的,並沒有顯著的不同。

 

張雁霖藥師團隊認為,根據分析結果,對於第二線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我們應該有比指引更好的選擇。

 

 

恭喜張藥師!

 

 

最新活動

 

 

期刊介紹

 

BMJ Open Gastroenterology 創刊於 2014 年,為開放全文經營模式,目前沒有 impact factor。

 

BMJ 出版集團,在近 20 年的期刊爆發時代,也採用多期刊策略,從老牌的 BMJ 分出許多期刊,其中包括電子全文的 BMJ Open。更進一步,又以 BMJ Open 作為新品牌核心,分出 BMJ Open OphthalmologyBMJ Open Gastroenterology 等期刊。

 

不過,站在 2020 年中來看,由於 BMJ Open 本身潛在容納量已經很大,IF 目前也在 2.5 分左右而已,是否能作為開放全文的旗艦,帶起相關期刊,很難說。目前看來,只有 BMJ Open Diabetes Research & Care,拿到 3 分左右的分數,其他的期刊都還在努力取得 IF 中。

 

 

張雁霖藥師與新思惟

 

 

 

最新活動

 

 

The post [快訊] 張雁霖藥師團隊,關於幽門螺旋桿菌的第二線治療統合分析,獲 BMJ Open Gastroenterology 刊登! appeared first on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快訊] 陳泓恩醫師團隊,使用 linezolid 治療抗藥性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之研究,獲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Infection 刊登!

$
0
0

 

 

01_JMII_ChenHA_01

 

 

文章介紹

 

中樞神經感染,本就是嚴重疾病,如果又感染到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事情就會變得相當棘手。在各種可能的治療中,linezolid 被視為後線的搶救治療,一般用在對前線藥物過敏,或前線藥物治療失敗後的選擇,因此相關的臨床經驗報告較少。陳泓恩醫師團隊,預計就這個主題,做回溯性的研究。

 

研究收入 2006-2016 年,兩家醫學中心,20 歲以上的中樞神經感染患者,病原菌為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並使用 linezolid 治療超過 24 小時。

 

總共收入 66 位,平均年齡為 53.3 歲,診斷包括腦膿瘍、脊椎硬膜外膿瘍、腦膜炎、腦膜炎併有硬腦膜外膿瘍、脊椎植入物感染等。之所以使用 linezolid 的適應症,對糖肽類藥物過敏與治療失敗,均約各半。使用 linezolid 的時間都蠻長的,91% 的患者都使用了 14 天以上。

 

治療結果,住院死亡率為 13.6%,復發率為 16.7%,而副作用比例達 27.3%,不過並沒有患者因副作用而死亡。

 

作者群總結,linezolid 做為後線治療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不論當時選用的適應症為何,治療效果都不錯。

 

 

恭喜陳醫師!

 

 

最新活動

 

 

期刊介紹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Infection 創刊於 1968 年,合併自「中華民國微生物及免疫學雜誌」與「中華民國感染症醫學會雜誌」,2019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3.493,相距 2010 年的 1.116,上升甚多,在 Immunology 領域排名為 Q2(76/158) 期刊,在 Infectious Diseases 領域為 Q2(33/93) 期刊,在 Microbiology 領域為 Q2(48/135) 期刊。

 

此期刊目前為雙月刊,是下列學會之官方期刊:台灣微生物醫學會、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寄生蟲學會。研究領域包含傳染性疾病、免疫、感染、與微生物學。

 

 

陳泓恩醫師與新思惟

 

 

 

最新活動

 

 

The post [快訊] 陳泓恩醫師團隊,使用 linezolid 治療抗藥性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之研究,獲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Infection 刊登! appeared first on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快訊] 陳鍾岳醫師團隊,關於在 COVID-19 疫情期間如何保護患者與醫療人員之致編者信,獲 Journal of Patient Safety 刊登!

$
0
0

 

 

01_JPS_ChenJY_01

 

 

文章介紹

 

這次的 COVID-19 疫情,對全世界來說都是全新的挑戰,由於鄰近中國,且交流密切,臺灣被認為是高風險地區,但由於檢疫政策積極,且醫院資源分配穩定,至今尚未有大規模流行。

 

陳鍾岳醫師團隊,分享他們在義大醫院的患者分流與動線規畫經驗,也就是在一般病房以及確診 COVID-19 後的專屬隔離病房之間,再設置一個肺炎專用的防疫病房,以預防肺炎流行,也預防尚未確診的 COVID-19 傳播開來。

 

這個防疫病房,有專屬的照護團隊,不允許探病,只有一位家屬能陪同照護,醫護人員有足夠裝備,且減少不必要的運送與檢查。如果真需要做檢查,會先連絡好檢查單位,淨空動線後,以專屬電梯載運。為了避免空氣傳染,運送途中不用氧氣面罩或氣化給藥。

 

完整經驗分享,並以英國 NHS 的 5 面向架構檢驗並陳述細節。

 

在全世界苦於疫情之時,分享防疫成功到有如平行時空,依然能照常生活的臺灣經驗給世界醫療社群,是我們能協助世界,做到 Taiwan can help, and Taiwan is helping! 的其中一種方法。

 

 

恭喜陳醫師!

 

 

最新活動

 

 

期刊介紹

 

Journal of Patient Safety 創刊於 2005 年,由 Wolters Kluwer 發行。2019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3.031,在 Health Care Sciences & Services 領域為 Q1(24/102) 期刊。

 

 

陳鍾岳醫師與新思惟

 

 

 

最新活動

 

 

The post [快訊] 陳鍾岳醫師團隊,關於在 COVID-19 疫情期間如何保護患者與醫療人員之致編者信,獲 Journal of Patient Safety 刊登! appeared first on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快訊] 楊韻如醫師團隊,使用 olanzapine 治療腦內動靜脈畸形栓塞後噁心嘔吐之致編者信,獲 American Journal of Therapeutics 刊登!

$
0
0

 

 

01_AJT_YangYJ_01

 

 

文章介紹

 

Olanzapine 是個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藥物,可用於治療躁鬱症與思覺失調症,也可用於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以及末期患者嚴重且治療無效的噁心嘔吐。不過,使用在腦內動靜脈畸形經栓塞後產生的噁心嘔吐,尚未有人報告過,楊韻如醫師團隊,藉由致編者信的格式,與大家分享這個經驗。

 

這是一位 40 歲女性,沒有精神病史,因意識改變進入急診,檢查後發現為右腦動靜脈畸形破裂,並有出血,於是接受了顱內血管栓塞治療,狀況逐漸好轉。不過,噁心嘔吐狀況一直持續,在做了各種關於腸胃道與腦部的檢查,會診了各個相關科別後,使用了多種典型治療噁心嘔吐的藥物,一直無效。最後,楊醫師團隊用上了 olanzapine,每天 5mg,噁心嘔吐在三天內完全緩解。

 

由於確切的疾病機轉以及治療機轉都不清楚,但實際上非常有效,於是作者群提供了詳細的臨床病程與治療經過,也整理了文獻上關於 olanzapine 用於非與化療相關的噁心嘔吐的多篇個案報告與研究,供世界各地的臨床照護者們參考。

 

個案報告,雖然因為狀況很特殊,之後被引用的機會不高,但對於疑難雜症有獨特的意義,這類的分享,很可能在某一天,會幫助到某一個小鎮的某一個患者,在臨床醫學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但在期刊經營以 impact factor 為指標的今天,個案報告因為引用率低,往往整個分類被取消,有概念的主編,會以各種不計引用數的分類,保留個案報告發表的空間。

 

不計引用數的分類,就是所謂的 editorial material,最常被用來刊登個案報告的,就是主編擁有很大權限的 letters to the editor,或稱 correspondence。

 

楊醫師團隊,用了正確的格式,發表了很有意義的治療經驗。

 

 

恭喜楊醫師!

 

 

最新活動

 

 

期刊介紹

 

American Journal of Therapeutics 創刊於 1994 年,由 Wolters Kluwer 發行。2019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1.955,在 Pharmacology & Pharmacy 領域為 Q3(192/270) 期刊。

 

 

楊韻如醫師與新思惟

 

 

 

最新活動

 

 

The post [快訊] 楊韻如醫師團隊,使用 olanzapine 治療腦內動靜脈畸形栓塞後噁心嘔吐之致編者信,獲 American Journal of Therapeutics 刊登! appeared first on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快訊] 劉文智醫師團隊,關於掌側前進皮瓣之全神經分支保存技術分享,獲 Techniques in Hand & Upper Extremity Surgery 刊登!

$
0
0

 

 

01_THUES_LiuWC_03

 

 

文章介紹

 

嚴重手指外傷的重建,其中一種技術就是掌側前進皮瓣,拉伸既有的皮膚,以補足缺損部位。不過,如果拉伸的距離較長,相關的神經血管分支可能會被扯到,這時就需要完整分離各個神經分支,以保留感覺功能。

 

本文是劉文智醫師與團隊的技術總結,首先介紹手指的解剖學細節,並以大體解剖,以及一例真實患者說明,然後整理他們用在 16 位患者的經驗,供同行參考。文中有詳細的照片、標示、說明。

 

最後示範的例子也相當驚人,從嚴重的手指缺損,到外觀幾乎完全復原,感覺功能也很不錯,強有力地支持了本文從理論到技術的完整性。

 

 

20200911_174619

 

 

外科系的醫師,能在一個領域的手術,做到別人做不到的境界,並清楚整理,與世界分享,被同儕肯定,這是在專業上的重要里程碑,非常了不起。

 

 

恭喜劉醫師!

 

 

最新活動

 

 

期刊介紹

 

Techniques in Hand & Upper Extremity Surgery 創刊於 1997 年,由 Wolters Kluwer 發行。目前沒有 impact factor 分數。

 

 

劉文智醫師與新思惟

 

 

 

最新活動

 

 

The post [快訊] 劉文智醫師團隊,關於掌側前進皮瓣之全神經分支保存技術分享,獲 Techniques in Hand & Upper Extremity Surgery 刊登! appeared first on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快訊] 賴韻如醫師團隊,關於人工受孕後,體重及雌激素,與子癇前症風險之研究,獲 Pregnancy Hypertension 刊登!

$
0
0

 

 

01_PH_LaiYJ_02

 

 

文章介紹

 

子癇前症是臨床上重要的孕期問題之一,賴韻如醫師團隊,預計研究在人工受孕的產婦身上,是否能找出相關的危險因子。

 

研究是以高雄長庚醫院的產科與新生兒資料庫為本,回顧 2001 到 2018 年的資料,共收入 622 位女性,接受人工受孕並順利產下胎兒者。收集各種荷爾蒙與體重資料後,經過校正各種因素,最終仍有顯著意義的風險因子有二:

 

  1. 在使用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當天,雌激素濃度低於 1200 pg/mL。
  2. 懷孕期間體重增加超過 20 公斤。

 

藉由資料的分析,去找出能提早預警特定疾病風險的指標,是很實用的研究,能夠提早做好準備之外,與家屬和孕婦的溝通也能更精確。

 

 

恭喜賴醫師!

 

 

最新活動

 

 

期刊介紹

 

Pregnancy Hypertension 創刊於 2010 年,是本以孕婦與高血壓為主題的期刊。2019 年 impact factor 為 2.095,在 Obstetrics & Gynecology 領域之排名為 Q2(41/82) 期刊,在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領域排名為 Q3(42/65) 期刊。

 

 

 賴韻如醫師與新思惟

 

 

 

最新活動

 

 

The post [快訊] 賴韻如醫師團隊,關於人工受孕後,體重及雌激素,與子癇前症風險之研究,獲 Pregnancy Hypertension 刊登! appeared first on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快訊] 邵佳慧護理師團隊,關於頭頸癌治療後的牙關緊閉,使用運動復健之療效統合分析,獲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刊登!

$
0
0

 

 

01_RO_ShaoCH_01

 

 

文章介紹

 

頭頸部癌症患者,尤其經過放射線治療之後,常出現牙關緊閉的狀況,一般來說,會使用運動復健,在事前做預防,在事後做治療。但究竟對於這類患者,運動復健有沒有預防的效果,而事後治療到底有沒有效,如果有效,其程度為何,是邵佳慧護理師的團隊有興趣知道的。

 

本統合分析,收入了 13 篇隨機對照研究,共有 733 位患者,其中 6 篇研究使用了特殊的下巴鬆動裝置。結果發現,使用下巴鬆動裝置的這六篇,患者嘴巴開闔動作範圍有增加,上下門牙距從 4.48mm 增加到 14.20mm。而 7 篇評估運動復健的預防效益,則發現運動復健與下巴鬆動裝置,對於治療後的牙關緊閉發生率,沒有幫助。

 

作者總結,目前從隨機對照實驗能得出的結論是,運動復健,對於已經發生的牙關緊閉,能有增加開闔程度的效果,但對於事前的預防,則無明顯效果。

 

當患者開始參與復健時,常問的問題就是「這樣真的有效嗎」,從這樣的問題出發,尋找實證資料,能減少不必要的治療與時間浪費,也讓患者在有效治療中,更有信心度過。從患者與醫療照護者的臨床問題出發,永遠是發掘題目的好方式。

 

 

恭喜邵護理師!

 

 

最新活動

 

 

期刊介紹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創刊於 1983 年,由 Elsevier 發行,又稱 The Green Journal。目前與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Radiology and Oncology (ESTRO) 與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Radiation Oncology (CARO-ACRO) 有合作關係。加拿大的放射腫瘤學會,為了表示對英語系與法語系的同等尊重,其縮寫中的 ACRO,是法語寫法。

 

2019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4.856,在 Oncology 領域為 Q2(68/244) 期刊,在 Radiology, Nuclear Medicine & Medical Imaging 領域為 Q1(17/133) 期刊。

 

 

邵佳慧護理師與新思惟

 

 

 

最新活動

 

 

The post [快訊] 邵佳慧護理師團隊,關於頭頸癌治療後的牙關緊閉,使用運動復健之療效統合分析,獲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刊登! appeared first on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快訊] 吳致瑩、吳青陽醫師團隊,關於小於兩公分的肺腺癌預後研究,獲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
0
0

 

 

01_JFMA_WuCY_20_WuCY_02

 

 

文章介紹

 

肺腺癌是很獨特的癌症,即使原發腫瘤小於 2 公分,也可能已經有周邊的血管侵犯、淋巴結進犯,甚至遠端轉移。對於這類小於 2 公分的肺腺癌,吳致瑩與吳青陽醫師團隊,預計使用回溯性研究,看看是否有獨特的預後因子,在臨床上有應用價值。

 

研究回溯了台中榮總與長庚醫院 2007 到 2015 的病例,診斷為 2 公分以下的肺腺癌,記錄其淋巴結與轉移狀態、臨床與病理資料,以及預後資訊。

 

共收入了 280 位患者,結果發現治療過程中,腫瘤縮小比例小於 75% 的,明顯有較多的淋巴結進犯以及轉移,而腫瘤縮小比例超過 75% 的,在淋巴結進犯與遠端轉移的數據上為零。腫瘤縮小比例小於 75% 的患者,無病存活率較差、有較嚴重的病理分期,在切片下觀察,有更多的 micropapillary 或 solid 型態。

 

藉由回溯分析,能夠確認,肺腺癌這種特殊的腫瘤,即使治療後有縮小,也不能掉以輕心,要縮小到 75% 以上,才會有比較理想的預後。對於治療後有縮小但未達 75% 的患者,必須多注意淋巴結、遠端轉移,並為可能不甚理想的預後,做好後續的治療準備。

 

在多年的臨床經驗後,回溯確認許多細節,是很好的研究主題。

 

 

恭喜兩位吳醫師!

 

 

最新活動

 

 

期刊介紹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JFMA) = Taiwan yi zhi(臺灣醫誌)是「臺灣醫學會」的官方期刊。JFMA 的 impact factor 從 2016 年的 1.969 躍升至 2019 年的 3.008,在 Medicine, General & Internal 領域排名為 Q2(42/165) 期刊。

 

《臺灣醫誌》是本非常傳奇的雜誌,發行超過一百年,其內容本身,就是一部臺灣史的縮影。

 

其前身為 1899 年發行到 1901 年的《臺灣醫事雜誌》(簡稱《醫事雜誌》)。之後 1902 年,臺灣醫學會成立,並發行《臺灣醫學會雜誌》(簡稱《臺灣醫誌》)。所使用的語言,曾有古日文、日文、中文與英文,見證了臺灣的日治時期與中華民國時期。

 

其中日治後期,許多醫師會員響應改姓名運動,在「會員動靜」中也詳細記錄了這些改名對照與過程,能看到一代知識份子的認同轉變,非常有歷史感。

 

台大的歷史研究團隊,找齊了所有的刊物,作了數位化,並完成資料庫建置,是相當浩大的工程。

 

「日治時期許多細菌名、病名是以德語發音拼出之日文片假名,所以不僅當時的人對同一名稱有不同寫法,而當時名稱又與現在用語不同,加上 1899 年創刊時正是處於日文文言文時代,所以現在的人很難看懂,更何況是醫學方面的專有名詞。所以,1945 年以前的篇名之下附有中文翻譯,方便使用者利用,也藉此可以將不同的日文名稱,全部用現代醫學用語統一起來。」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參考這篇:「百年臺灣醫學史(1899~1999)」資料庫序文

 

 

吳青陽醫師與新思惟

 

 

 

 

 

 

吳致瑩醫師與新思惟

 

 

 

最新活動

 

 

The post [快訊] 吳致瑩、吳青陽醫師團隊,關於小於兩公分的肺腺癌預後研究,獲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appeared first on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在機會來臨前做好準備,才能把握住。

$
0
0

 

作者:義大醫院 胸腔內科 陳鍾岳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陳鍾岳醫師團隊,關於在 COVID-19 疫情期間如何保護患者與醫療人員之致編者信,獲 Journal of Patient Safety 刊登!

 

 

MEPA_20180825_0819

 

 

「機會,是為了準備好的人而存在。」

 

這句話真的是至理名言。說真的,跟很多優秀的同事相比,我對於臨床研究寫論文這件事情,並不是那麼在行。在大醫院裡,臨床、行政、教學三頭燒,想要靜下來完成學術工作,真不是那麼容易。

 

而寫完文章只是第一步,投稿又有很多眉眉角角,對於新手來說困難重重。如果在起步之前有人帶,不用自己摸索細節,會輕鬆不少。當初便是抱持這樣的想法,參加新思惟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的確對於寫文章投稿這件事,有了初步的概念。

 

 

課程傳授了完整的撰文架構及重要觀念

 

除了論文的基本架構介紹之外,「別讓 reviewer 不開心」應該是最受用的一句話了。整個文稿的編排、字體選擇、大小甚至行高,都有可能影響文章是否被接受。致使往後我在投稿的時候,即便是 manuscript 甚至 cover letter,都是審慎以對,深怕影響審閱者的心情。

 

而陳一銘醫師的雜誌投稿選擇心得分享,是另一個我認為收穫很多的部分,因為我相信很多時候,光是幫文章找到適合的雜誌投稿,就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要投到一般科或次專科雜誌,要不要投 Open Access,需要考量的點很多,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避開掠奪性雜誌。

 

吳爵宏醫師談多元參與的課程,給了我非常大的啟發。有時候不一定是 original article,如果有好的想法,就算是 image 或是 letter to editor,都是值得鼓勵的。尤其現在接受 case report 的雜誌不多,letter to editor 算是另一種分享的管道。

 

 

因疫情讓我們重新檢視醫療資源

 

自從年初 COVID-19 爆發以來,防疫相關的文章,在許多雜誌都是相當熱門的題材,尤其台灣在疫情方面的控制算是優等生,許多醫院針對防疫的方針與做法,都有值得學習與討論的地方。

 

剛好我是胸腔科醫師,擔任醫院防疫病房的病房主任,參與了防疫病房的整體規劃,包括收治條件制定、病人動線和感控措施等。這些不同於平時的做法,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去重新審視,我們對於病人安全與醫護人員安全的措施是否足夠,以及如何利用有限的量能,達到足以防堵新冠肺炎的擴散。

 

 

讓世界看到台灣的努力

 

這些寶貴的經驗及成效,值得我們和世界其他的國家分享。因此在長官的支持協助下,很快地在兩週內完成初稿,英修及投稿。COVID-19 的文章非常多,也有很多的經驗分享,我們不同於其他人,由病人及醫護「安全」的架構出發,並且選擇醫療品質相關的雜誌投稿,很幸運地沒有經過 revision,就直接被接受(而且是相關領域 75% 的期刊)。

 

雖然只是 letter to the editor,不過能有一個機會,讓世界看到我們的努力,還是非常的高興。也感謝蔡校長和新思惟,讓我先將自己準備好,遇到機會來臨的時候能把握住。

 

 

最新活動

 

 

The post 在機會來臨前做好準備,才能把握住。 appeared first on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新思惟國際.

Viewing all 155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